107年第一期-高齡生理/心裡/認知/運動健康促進研究群

認知儲備研究社群及定期討論會

緣起

在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持續增加與幼年人口持續下降的雙重影響下,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時間已由2026年提前至2025年(國發會「2020至2070人口中推估資料」)。而依據衛福部2019年所公布的資料,國人不分性別的平均餘命在2019年為80.86歲,健康餘命則為72.39歲。若以性別做區別,女性的平均餘命與健康餘命均高於男性,然其不健康餘命的時間也略高於男性(平均1.6年至1.8年間)。國人平均的不健康餘命超過8.4年(2019年),這對於個人、家庭、社區,乃至於台灣健保與長照制度都會成為日益沉重的負擔。

為了有效減輕健保與長照制度的負擔,如何維持高齡者的認知狀態,是高齡者自主生活並維持其生活品質之關鍵。偵測、診斷、介入、治療是控管高齡者身心與認知退化的四個步驟。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如能在越前面的階段發現問題或是預做防範,則越後面階段所須付出的成本就更少。因此評斷高齡者認知能力的退化程度並發展早期偵測技術,提供預防性的認知訓練,以延長其健康生活狀態的研究工作,也就有其重要性與急迫性。

目的

我們可以從大腦可塑性的架構下,從大腦結構、功能、行為的互動,透過行為的訓練,進而刺激大腦的功能,達到延緩大腦結構鬆懈的目標,此即老化的鷹架理論。我們可以以鷹架理論架構作為延緩老化與失智的生活實踐理論的基礎,並且運用於詮釋高齡者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高齡者在個人老化進程中不同階段的差異。

「認知儲備」是一種長期預防的觀念。我們現在已知從年輕時就建立閱讀習慣、學習新的事務與技術、養成規律作息與運動的習慣都可以刺激大腦神經,儲備神經資源。未來透過「認知儲備」的深入研究,進一步擴大研究範圍與對象,廣泛瞭解社會中各行各業的不同內涵的認知儲備。同時將研究對象的年齡擴大至其他年齡層,以便建立跨世代(cross-sectional)的認知能力比較基準,也可為長期縱貫性(longitudinal)的研究奠下基礎。

特色

人類大腦的神經元有天生的補償功能。當前腦的神經元不夠用時,可徵召後腦的神經元(Davis, et al., 2008);左腦的神經元不夠用,會徵召右腦結構相同的神經元,以便應付左前腦運作執行功能的需求( Cabeza 2002),這便是先天的認知儲備(Neural compensation)。而透過學習新知、參與社交活動、認知訓練、冥想等等行為的訓練來對抗認知老化,此即後天的認知儲備。我們可以讓後天認知儲備及內在、先天的認知儲備互動,相輔相成,建造一個認知的鷹架理論:大腦結構、功能、行為的互動,透過行為的訓練,進而刺激大腦的功能,達到延緩結構鬆懈的目標。並以這個架構可以作為延緩老化與失智的生活實踐理論基礎,並且利於詮釋高齡者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高齡者個人老化進程中不同階段的差異(戴浩一,2021)。

中正大學人社中心2018年起與本校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校外的中央研究院、陽明交通大學共同合作,以雲嘉地區60歲以上的族群為對象,透過田野調查、社區訪談、心理及語言等認知能力測驗方式,在多年期計劃中已取得百人以上之資料。透過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初步瞭解到60歲以上族群,其認知能力與其教育程度、社經地位,以及過去所從事之職業呈現相關,這種現象也顯示了後天的心智練習、教育程度與生活經驗對認知能力的多重影響性。

「認知儲備」並不只是中高齡才需面對的課題,我們如能在年輕時就培養閱讀、持續學習新知與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提早儲備神經資源,效果會遠優於中老年時才開始儲備。而刺激大腦神經的來源除學習新語言、認知訓練等眾人熟悉之方式,亦包含了生理運動、日常生活經驗、職業工作訓練等多個面向,這些都揭示了「認知儲備」是一個跨世代、跨領域的研究課題,因此本學術研究群的研究專業包含語言學、心理學、生物醫學以及高齡研究。

成果

認知儲備研究群討論會活動列表(2022-2023)*表暫定

日期

講員

討論主題

2022.10.11

陳永恩

表觀基因與老化

2022.11.04

呂國棟

幼年期創傷經驗對海馬迴動情素受體表現及功能的長期影響

2022.12.20

黃植懋

認知儲備與健康高齡大腦*

2022.12.20

黃緒文

語言與老化*

2022.12.23

陳欣進

老化與語義網絡變化

2023.02月*

徐晏萱

高齡失智與認知能力指標*

2023.03月*

邱靜如

心理行為因子在認知的保護效果*

2023.04月*

陳美滿

高齡工作的認知、技能與健康*

2023.05月*

戴浩一

語言能力與認知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