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度中埔籐寮青銀共融生活實驗室成果報告
青銀共融生活實驗室
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陳毓璟副教授
- 計畫名稱:
透過社區蔬食販售發展偏鄉跨世代融合社區之行動研究
- 計畫摘要:
台灣老年人口快速增加,2018 年 3 月,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共計 331 萬人,占總人口 14.1%,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我國人口老化現象日益惡化,區域差異也越加明顯,其中嘉 義縣老年人口比率更占台灣第一位,老年人口比例高達 19.06%,老化指數 202.4。面對人口 老化,歐洲各國除了重視活躍老化,社區志工人力的運用、促進高齡者健康老化與獨立自主 生活以外,更強調世代之間的團結。每個人在平等的前提下,依其所需貢獻其所能,創造一 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相較於歐洲各國,我國在因應高齡化的作為上,較關注於高齡 者面向的需求,卻尚未積極重視因應高齡化社會所需的高等人才能力養成及促進不同世代之 間的互相包容與合作。因此,如何善用農業社區鄰里互助既有的優勢,培育在地人才,提升 年輕人返鄉服務的意願,倡導老有所用的觀點,增進長輩自我照顧的能力,整合現有社會資 源,形塑自助互助在地安老的網絡,將是偏鄉高齡友善社區發展的首要任務。
「跨世代融合社區生活實驗室」(原名籐寮社區生活實驗室)的概念是以營造世代共好的 不老社區作為整體發展的策略目標,以「老有所用」、「夠用就好」、「世代互助」的觀點 去輔導社區發展在地化且永續經營的農村社區老人照顧模式。一方面了解長輩需求,讓中世 代能夠安心養家並照顧長輩,另一方面致力於提供年輕世代投入返鄉服務的空間與機會,進 而促進多元世代的交流,建構自助互助世代融合的不老鄉村社區。目前合作的社區包括嘉義 縣中埔鄉灣潭社區和籐寮仔社區。目前已經培力這二個社區成立長照 C 據點,提供社區關 懷、老人用餐、延緩失能和樂齡學習等相關服務。
除了上述老人照顧的服務以外,本社區實驗室於 108 年度開始執行「透過社區菜園凝聚 世代融合之行動研究」,與嘉義縣中埔鄉灣潭社區菜園合作,透過社區蔬菜販售平台「灣潭 松鶴菜店仔」,將灣潭社區長輩所種植的蔬菜,販售給中正大學的師生。目前已經累積會員九百多人,第一年的初步研究結果也發現,這樣的跨世代互動,不僅對種菜的高齡者,有促 進身心健康和社會參與的成效,同時也促進年輕人對農村社區與老人的關懷。今年將以此經 驗為基礎,擴及到籐寮仔社區,讓更多的社區老人參與這個活動。嘗試以更系統性的經營方 式,培力更多的學生與社區幹部,擾動更多的大學校園居民,共同來關懷偏鄉老人照顧的問 題。本研究擬以行動研究方法,透過參與觀察和質性訪談來收集因社區菜園的發展所引發的社區居民與世代的交流影響。
- 計畫目的
- 探究連結偏鄉社區與大學社區蔬食販售模式的發展歷程。
- 了解社區中高齡者和大學生參與蔬食買賣的動機、參與歷程與收穫。
- 探究社區蔬食販售模式對於促進世代融合及其凝聚社區意識所發揮的功能與影響。
- 研究對象
- 「菜一起」學生團隊
- 嘉義縣中埔鄉籐寮仔社區、灣潭社區長輩(「菜一起」生產者)
- 中正大學、中正大鎮「菜一起」消費者
-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以質性研究方法,包括參與觀察紀錄、半結構式個別訪談等方式,記錄蔬食買賣、舉辦延伸世代融合相關活動的過程。記錄過程中社區長輩和學 生消費者的參與,發生的事情、參與的人、交流互動的事情與過程加以記錄。並且於半年後,以個別訪談和焦點訪談方式,訪問參與蔬食販售之社區長輩和大學生消費者,了解其參與的心得與收穫。
- 執行策略
透過蔬食販售的行動實驗培力學生團隊參與農村社區共創之能力,帶領學生與社區中高齡者創造青銀共融、世代共好的社區,從經驗中學習,從互動中成長。並與社區中高齡者合作,以「菜一起影像成果展系列活動」呈現計畫成果,嘗試跳脫蔬食販售關係,以各種形式的活動類型傳遞菜一起的相關理念與教育價值,與社區協力合作的過程,也是一種世代之間的關係串連與學習。
- 執行成果
- 團隊介紹:
菜一起(Veneration)於2020年02月成立,是一個促進世代融合、城鄉關係與食農教育的社會創新團隊,由中正大學師生組成,並由學校各單位資源支持運行,長期與中埔鄉籐寮與灣潭社區長輩合作,協助鄉村社區的長輩販售蔬食,並從中賦予世代融合概念、推廣城鄉共好價值、倡導食農教育,讓人們可以透過蔬菜牽起彼此的連結、帶動社會正向發展。
-
- 參與人數:
- 學生團隊人數:8人(來自7個系所)
- 生產端
- 嘉義縣中埔鄉灣潭社區5人
- 嘉義縣中埔鄉籐寮仔社區12人
- 消費端
- 「與中正大學菜一起」社團人數1021人
- 「與中正大鎮菜一起」LINE群組人數108人
- 「與長青園菜一起」LINE群組人數40人
- 參與人數:
-
- 菜一起影像成果展系列活動
- 初步研究結果
- 菜一起團隊學生幹部:
- 多數成員參與團隊之動機為欲在學生時期體驗創業過程。
- 成員均認為接觸與認識農業相關知識是過程中之一大收穫。
- 透過參與過程使多數成員認為創業並非難事。
- 部分成員表示與社區長輩以台語溝通是件困難的事。
- 參與系列培力講座,也開啟大部分成員多元的視野。
- 菜一起團隊學生幹部:
-
- 社區參與長輩:
- 多數社區長輩願意參與是出於幫助學生創業以及分享農務成果,而非賺取收入。
- 遇到最大困難能在與品質與數量的管控無法配合得宜。
- 多數長輩的收穫來自於參與後能更頻繁與年輕人互動。
- 所有長輩皆表示對菜一起的未來發展感到期待。
- 社區參與長輩:
-
- 消費者:
- 消費者多認為能在交通不便的校園及住宅區買到新鮮、便宜蔬菜是最大的收穫(尤其是吃素及經常自己料理的學生)。
- 大部分消費者表示有興趣更近一步認識農村社區長輩。
- 能透過買菜過程認識社區的人,是部分消費者的意外收穫。
- 較高齡之消費者認為每週能見到團隊年輕人讓人感到愉悅。
- 多數消費者持高滿意度,並期待菜一起未來的持續發展。
- 未來規劃
從家庭代間連帶探究世代共好農村社區的發展
-
- 了解農村高齡者之家庭組成結構樣貌與世代間互動情形
- 探究農村高齡者之家庭代間連帶關係與內涵
- 分析農村發展世代共好社區於世代間的需求與差異
- 描繪農村世代共好社區發展之願景與可能性